(圖片出處:turpinanatomy2.wikispaces.com、dermatologyoasis.net)
暑假期間,鎮上好多的小朋友身上長了疹子或是水泡
而且這些病灶還會有很多黃黃濃濃的分泌物
甚至傳染到連爸爸媽媽身上也都長出同樣的病灶
有些人以為是水痘,有些人以為是皰疹
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問題呢?
這種病灶叫做膿痂疹(Impetigo)
是兒童常見的皮膚感染
分為直接發出來的原發型
以及在蚊蟲叮咬處、皮膚傷口處、異位性皮膚炎處
有細菌從傷口入侵造成感染的次發型
另外在臨床上還可分為非水泡型和水泡型
非水泡型較多,約占7成,常見在口鼻週圍處 (如上圖左)
會有蜂蜜色的分泌物覆蓋其上,這些分泌物都有傳染力
如果觸摸後再去搔抓其他地方,就會造成他處的感染
水泡型約占3成,全身都常見 (如上圖右)
水泡中的分泌物一樣具傳染力
當小朋友身上這些病灶還有分泌物時
最好和其他小朋友稍微隔離,以免接觸造成傳染
造成感染的是皮膚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是A族鏈球菌
其中若是A族鏈球菌造成的膿痂疹
少數病患可能會出現腎臟發炎的後遺症
後續需要特別留意有無血尿、水腫、呼吸費力之情形
所以治療上須使用抗生素,療程約7~10天
可選擇口服抗生素或是外用抗生素藥膏
治療效果很好,通常用藥後3天就會明顯改善
但是仍然要治療一個完整的療程才可以停藥喔!
上面是一個3歲的妹妹,在其他醫療院所接受兩次治療效果不佳
左圖是他剛來的情況,右圖是他接受治療5天後回診的情形
可以看出用藥後明顯的改善,持續把療程吃完即可
各位親愛的爸爸媽媽
在小朋友出現上述類似的情況時
要記得就醫診斷用藥,而不要自己胡亂用藥
以免延誤或加重病情
另外在夏季常常被蚊蟲叮咬、或流汗搔癢
小朋友到處亂抓導致身上有傷口,也常會引發次發性感染
所以對於蚊蟲叮咬的適當防護措施是有需要的
而小朋友的衛生習慣及身體的清潔也要多加留意
以減少造成感染的機會喔~~~
留言列表